日前,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新的靶向药尼达尼布在中国上市了,此种靶向药是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简称IPF)这种疾病。作为被国外大家共识推荐的全球首个可减少IPF急性加重风险的靶向治疗药物,它的出现让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因为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此种新研制的靶向药尼达尼布可有效延缓IPF的疾病进展,极大的减缓了患者病情,使肺功能下降减少约50%,同时使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部疾病,一旦染上这种疾病,死亡率要比大多数的癌症还要高,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身体出现异样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想要真正的治愈更是难上加难。近年来在我国三甲医院并不少见,其实对于此种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对于IPF患者而言,如果想要痊愈,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在早期就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能够有效的减缓疾病在体内的蔓延,使治愈的希望更近一步。详情可通过关注博美健康科普进一步咨询,或者登陆www.bomeijiankang.com查询。
特发性肺纤维化会使肺组织纤维化,一开始的时候肺部并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永久疤痕,即使手术也不可能回到原来鲜活的样子,长此以往就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性地持续下降,机体功能也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使身体日渐消瘦。IPF的疾病进展具有不可预测性,但是一旦发现此病想要挽回生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待到病情的中后期,病情的急性加重会显著降低患者的存活机会,给病人和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此病在患者确诊后即使在吃各种病情抑制药一般3年之内也会死亡,能够生存5年的患者也极少。
全球每年IPF患病率约(2~29)/10万,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数字了,而且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这也意味着全球每年因为此种不治之症死亡的人在不断的增加,估计以每年11%的比例增长,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做一次体检,尽可能早的发现身体异常,尽早治愈,提高生存率。除此之外,此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究其原因还需要专家进一步的调查。而且此疾病非常隐匿,在病情发作时会有进行性的呼吸困难等突出症状,感觉胸闷不已,并伴有干咳、杵状指、皮肤发青等症状,所以如果碰到此类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
由于绝大多数IPF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因为此病的早期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漏诊和延误诊断现象普遍而且概率极高,它也容易被误诊为慢阻肺、哮喘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肺部疾病,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导致许多患者最终失去了治愈的可能。国外对IPF患者的研究显示,患者从首个症状出现到被明确诊断,由于诊断方面的原因患者治疗至少被延误1至2年,并不是医生对此种病症的了解太少,而是病症初期的表现与其他病症的临床表现太过类似,这也是医生不能准确判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吸科主任李惠萍教授强调,如有以下类似症状的发生,比如出现刺激性干咳、活动后气喘、经常感到胸闷,喘不过气、经常感冒、肺部感染、皮肤发青、指甲形状发生变化、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等症状都应该引起患者重视,以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IPF疾病进展不可预测,当然这与IPF病症本身的特征有着极大的关系。大多数患者在最初几年内病情看似稳定,好像与常人并无大的差别,然而一旦发生急性加重,病情就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局面,症状会在数天或数周内迅速加重,而且大多数的患者的肺功能会在2~3年内急剧恶化,此时想要生还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了。所以一般的患者会在经历一次或几次急性加重后呼吸衰竭或去世,病情的突然加重是大多数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对于IPF的疾病进程,有研究专家对此做出了解释,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其原理,IPF就如同多米诺骨牌,只要不被触发一切都相安无事,一旦患病就会造成“病来如山倒”的不可逆结局,慢慢的肺部塌陷,身体机能也不复存在。提高抗纤维化治疗药物如尼达尼布等的使用率,让IPF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是患者的存活率升高,尼达尼布可帮助IPF患者减缓肺功能下降从而延缓疾病进程,只要没有紧急情况的发生,坚持服用可以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因为其对病情的抑制作用效果比较显著,大多数患者都能明显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同时减少因急性加重而就医及住院的次数,虽然住院可以使病情及时的得到关注,但是长年累月下来,费用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的。
尼达尼布是全球首个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创新靶向药物,在此之前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目前已在中国获批并正式进入临床应用,相信尼达尼布会给许多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专家共同呼吁,对于靶向药尼达尼布带来的巨大震撼,期待尼达尼布尽快进入全国其它各地医保,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家庭感受到尼达尼布所带来的效果,为更多患者争取多一些高质量的生存时间,让患者有更长的时间记住这人间的美好,给与患者更多的关爱。遗憾的是,因为国情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国际上有很多靶向药并未在我国大陆上市。因此,很多国内患者为了能有更多可选治疗方案,纷纷选择出国看病,或者参加临床试验。详情可通过关注博美健康科普进一步咨询,或者登陆www.bomeijiankang.com查询。